
|

|
年輕時的校長模樣
|
現在的親切校長
|
|
林毅芸問:
|
請問校長您為什麼要當修女?
|
答:
|
我在大學畢業以後就開始當修女,那為什麼我會當修女呢?那是因為我念小學的時候,我家附近就有修女來工作,初中暑假的時候,修女他們出門都需要兩個人,他們就會說「麗蘭,跟我出去一下,好嗎?」,我當時就會想他們要帶我去哪裡?後來他們帶我去看一位生病的小朋友,這時我開始知道修女的生活是要去探望別人、關心別人。可是鼓勵我最多的是我媽媽,她說:「修女的生活也不錯喔!」,要我自己想一想,就這樣我開始知道要當修女需要哪些資格:1.要有天主教的信仰2.要會祈禱3.能夠跟別人相處,要會過團體生活。如果個性很奇怪,沒有辦法跟別人相處,和過團體生活,那就沒有辦法當修女了!後來修會認為我很容易跟人家相處,也喜歡祈禱,又喜歡為別人服務,要我考慮要不要過這樣的生活,於是我決定進入修會去學習過修女的生活。
|
黃以傑問:
|
請問校長您是從民國幾年開始到育仁任職的?那時您幾歲?
|
答:
|
在還沒來這之前,只要學校有需要我就會來,可是都是很短暫的,正式到育仁小學工作時是民國六十二年九月,你們還沒生出來呢!而當時我二十七歲,剛到這裡心裡很害怕,且老師們都比我小,但大家卻都很拼喔!
|
李舒媺問:
|
請問您為什麼會來育仁工作?
|
答:
|
因為當修女要發三個願:1.簡樸的生活2.貞潔3.服從。每位修女都有好多好多的工作,在教堂工作,或在其他地方,而修女的所有工作都是由修女會的會長來派遣的,會長就是一個修會的家長,他是由修女們選出來的,他會按照工作的需要去派遣修女到每個地方去服務,所以我是修會派遣我來育仁小學工作的。
|
詹雅婷問:
|
我們知道育仁是教會學校,那校長的職務是怎樣產生的?需要什麼條件?
|
答:
|
學校是一個法人,他會組織一個董事會,那董事會裡面會去選校長,他們會到台灣各地區或海外去找人,經由修女會推薦董事會邀請,因此產生人選。至於當校長需要什麼條件,第一你必須要有小學老師的資格也就是教師證,第二你要有教書的經驗,第三你要有校長的資格,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再經由教育局審查通過,才能當育仁小學的校長,不是我要來就能來的喔!
|
陳筑恩問:
|
請問校長您總共在育仁服務幾年?您還有在其它學校擔任過校長嗎?
|
答:
|
我62年的時候到育仁小學服務,在這期間有另外一個學校也需要校長,是台北的光仁小學,那邊的董事會也到修女會去跟會長說需要一個修女來,他們就在想要派誰去呢!當時他們就問我,我說我沒有意見,只要修會派遣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所以在民國70年我就離開育仁小學,到台北的光仁小學當校長,那邊的學校跟這邊很不一樣,所以去的時候也非常的辛苦,所以在育仁的第一次是七年。一直到民國83年,育仁小學希望我能再回來幫忙,那時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哪裡需要我,我就會很高興的到那裡去,於是我趕在第二學期二月的時候回來,所以在育仁的第二次是從83年一直到現在。
|
陳羽柔問:
|
請問您在育仁當校長時,有遇到什麼很困難或很麻煩的事情嗎?
|
答:
|
在民國六十幾年的時候,有很多的家長都希望送小朋友到育仁小學讀書,因為當時的育仁有很多地方跟其他學校不一樣,第一我們有校車,所以爸爸媽媽上班很方便,只要讓小朋友搭校車就可以了,第二我們有中餐,那個時候的國民小學都上半天,育仁小學上整天課,爸爸媽媽都要工作不方便送便當,學校有供應中餐最好了,所以有很多家長都要送小朋友到我們學校來,但是問題來了,我們的教室有限,且位置又不夠,不是每位小朋友都能收,所以這是當初最困難的地方。而有一次台中市議會在開會,有一位議員說育仁小學有違規,於是就叫教育局去查查看,但他們卻找不到任何的違規,當時我就說我們的老師和校長都很認真,小朋友每天都很快樂的來學校,不知道我們違規在哪裡。後來他們說小學是不可以上英文的,我就說你看現在全世界都在上英文,到國中再學就太慢了,且我們的小朋友都學的很快很開心,這樣算違規嗎?後來有人打電話來告訴我,其實我們沒有違規,原來是因為那位家長的小朋友沒辦法進來就讀的關係,因此我跟那位家長說對不起,因為位置有限,後來學校有小朋友搬家,他的小朋友就順利進來就讀,因此違規的事就解決了。但也因為這次的事件,育仁小學的校譽又更響亮了,所以有時候很奇妙,壞事都會變好事。
|

|

|
校長開始述說著小故事
|
校長憶起當時的情景
|

|

|
校長聽著我們所提的問題
|
大家聽的目不轉睛
|
|
黃聿瑄問:
|
請問校長您一直都在當校長嗎?當校長會很忙嗎?
|
答:
|
我大學畢業以後曾經在國中、高中、大學都教過書且教的很多年,在這些地方教書的時候都不是當校長,所以我不是一直都當校長。 當校長是非常忙的,但忙的時候也要留意,就像小朋友讀書也很忙,如果明天老師要考試,就要把明天考試的功課先唸一下,所以修女也是一樣。可是要記得重要的事情跟緊急的事情一定要優先,就算我再忙,我還是以小朋友的平安健康擺第一,人是最重要的,其它的事很忙也都可以慢慢來。
|
趙以清問:
|
請問校長育仁的教學理念是什麼?
|
答:
|
我每天早上大約七點十五分做完祈禱就回來,看見小朋友一個一個進來,我就會問他們有沒有吃早餐,他們幾乎都說有,沒有吃早餐的我就要他們請父母為他們準備,而且要跟父母說謝謝,到了現在每位小朋友都有吃早餐,且都健健康康的。而我們學校的六育裡面第一個是美育,美育包括了小朋友演的話劇、音樂、美術,然後德育就是要想到別人,群育則是要會過團體生活跟別人相處,再來是體育,要有健康的身體,因為情緒穩定、身體健康,這樣書才會讀的好。最後是智育,智育完就是聖育,我要小朋友多元,不要只會讀書,要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完人,要做聖人,這就是我們學校的六育,也是我們辦學的理念。
|
張凱翔問:
|
請問校長學校的校徽是誰創作的?有什麼特殊涵義嗎?
|
答:
|
我跟我們的美術老師說我要一個校徽,上面要有學校的六育和十字架及兩隻手,為什麼要有手呢∼那是因為老師、爸媽、小朋友都是要用手來學習的,所以沒有雙手就沒辦法達成,至於十字架橫的就是小朋友要回到群育跟別人相處,直的就是天主跟人,所以我們學校一直都講天主,你盡了力可是需要天主的祝福,事情才會成功,因此把這三個東西合在一起做出了這個校徽,所以我們的校徽就是這麼來的,一直引用到現在。
|
王子維問:
|
請問校長為什麼學校要舉辦:「開學祈福禮、關懷活動『大手牽小手』、天韻之旅」等活動呢?其中有什麼涵意嗎?
|
答:
|
先從開學祈福禮開始,每年的開學放完寒假放完暑假心都慌慌的,所以我們的開學祈福禮都是全校一起,為的就是要鼓勵小朋友一定要非常用心的讀書把心抓回來,並且祈求天主的祝福。
那大手牽小手就是學姊、學哥跟學弟、學妹這樣的一個關係,現在每個小朋友的家庭可能只有一位小朋友,或是有兩個太少了,所以我們全校的小朋友都是兄弟姊妹,四年級的小朋友用很大的手,牽著一年級的小手,這就是大手牽小手,那種親切感我們就是要從學校裡面開始建立,到社會上那種關係要愈來愈深。
天韻之旅最主要是給我們五年級的小朋友,因為四年級跨到五年級是很辛苦的,所以要給五年級的小朋友離開學校,到別的地方去學習,在這個活動中,有一位神父告訴我,不管活動辦的多晚一定要吃完飯才可以回來,我說為什麼要吃完飯,他說因為中國人吃飯是很重要的,所以吃飯就是一種美麗的休止符。
辦這些活動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讓小朋友在校內、校外相親相愛在一起。
|
趙以清問:
|
請問校長學校為什麼會想要在每週一舉辦良知教育的活動?其中有什麼涵義嗎?
|
答:
|
所以把良知教育放在星期一,是因為前一個週末過完,生活作息被打亂且心也很浮躁,為了能夠幫助小朋友學會安靜獨處,把心收回並學會反省,因此特別選在星期一舉辦此活動。小朋友一定要安靜下來傾聽良知的聲音才有用,這個幫助小朋友做反省的功夫一定要學會,而且這個功夫要做一輩子。
|
王嘉語問:
|
請問校長您每年為六年級上生命教育課?有什麼特別涵意嗎?
|
答:
|
因為六年級小朋友要畢業了,尤其是我們小朋友的體格和心理上的成長都比其他地方的小朋友來的快,為了讓小朋友的心靈準備進入國中,所以我特別為六年級的小朋友上生命教育課。當然也是要讓他們警覺到自己長大了,責任也加重了,要努力的學習,好讓他們進入下一個學習的階段。
|
林宣竹問:
|
請問校長您為什麼會想要創立ESL?ESL完整的意思是什麼?
|
答:
|
我們是最早教英文的學校,全世界都在進步,小朋友來學校讀書畢業後要服務社會,就會需要用到第二種語言。而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所以無法從環境中自然學會,所以我們就創立了ESL和IEC這兩個教學環境,讓小朋友能夠有機會提早做準備。至於ESL的全名意思代表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也就是我們的第二語言。
|
李舒媺問:
|
校長您常告訴我們要常懷感恩的心,育仁創辦四十年來,有那些人是需要我們特別感謝的?
|
答:
|
南懷仁神父、韓德力神父、李紹唐神父、王永清神父、劉鼎新先生、司代天神父、蔡文興主教、林正佑副校長、及育全體教職員工、潘爾溫神父、黃建順先生、及歷屆家長會長、聖母聖心會、耶穌聖心修女會、宋稚青神父、張麗芬校長、鄭美枝校長…,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實在沒有辦法一一道出,感謝所有對育仁付出的人,由於大家無私的奉獻,才有今天的育仁。
|

|

|
王嘉語靦腆的提出問題
|
詹雅婷面帶笑容的問著題目
|

|

|
校長比手畫腳的講著故事
|
大家仔細伶聽校長所說的話
|
|
黃聿瑄問:
|
請問校長當初愛班成立時,您有參與嗎?您可以簡單幫我們說明一下成立的原由?
|
答:
|
愛班是在民國六十年的時候成立,一開始是在的大雅路的教堂上課,到了民國六十二年我來的時候搬到對面的教堂,因為那時候學校沒有空間,所以借教堂上課,現在很好了,我們有愛班大樓可以讓小朋友上課。 為什麼會成立愛班呢?那是因為有些小朋友腦部受傷,他們沒辦法像我們一樣自由活動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為了能讓這些小朋友跟平常小朋友一樣在陽光下成長,我們說服了家長讓他們的小朋友來到我們的學校慢慢學習,最後家長們的觀念也慢慢的改變了。後來我們蓋新校舍的時候,把愛班接回學校,雖然愛班的工作一直以來都非常的吃力和辛苦,但是想到他們是可以學習的,我們也甘之如飴。外面都說他們是啟智班,也有稱為特教班,但是我們育仁小學自己有一個暱稱叫做「愛班」,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愛他們的意思。
|
詹雅婷問:
|
請問校長當您第一次接觸愛班時的心情如何?
|
答:
|
我的心情那時候很複雜,因為平時我走路的步伐很快,這些小孩子們卻走的很慢,我必須牽著他們的手按照他們的速度行進,並且蹲下來與他們同高跟著他們一起學習,因為他們一直都很辛苦,所以我要變成他們的樣子,只要他們有一點點的進步,我就要一直不斷的鼓勵他們,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和他們相處時是要學會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他們。
|
陳筑恩問:
|
請問校長愛班的老師是怎麼來的?
|
答:
|
愛班老師必須受過比較特殊的訓練,之後根據小朋友的障礙來挑選老師。當然老師也要更勤勉,例如穿襪子、褲子或上廁所等動作,對這樣的小朋友來說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平常人可能只要一分鐘,但對他們來說卻要學一年,所以愛班的老師跟其他的老師是不一樣的,他們必須受過特殊教育,要知道孩子有情況時,應該怎麼處理與包容他們。
|
王子維問:
|
請問校長為什麼想要在我們學校操場裡建梨球場?為什麼要叫梨球呢?
|
答:
|
其實會建梨球場是為了練習我們的雙手和精準度,激發我們的肌肉,當初我發現這項設施非常適合小朋友時,我就請衛道中學裡一位加拿大藉的石修士來教我們玩,並請他教我們的體育老師,所以有這項設施都要感謝這位修士。至於它為什麼叫梨球呢?那是因為它長得很像梨子。且這個球在平常的體育用品店是找不到的,因為它是從加拿大引進,然後交由廠商訂做的,所以育仁的梨球設施都是從衛道中學傳過來的。
|
張凱翔問:
|
請問校長育仁的12景是當初特地設計的嗎?為什麼?
|
答:
|
說特地也算特地,說不特地也算不特地,我要建這個校園的時候,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第一個考量的就是小朋友的需要,學校的樓梯我走了不下二十次,後來叫小朋友走,看怎樣的高度小朋友走起來會最舒服。所以那時候我就告訴建築師說我要建一個新學校是要以孩子為主的,我要的是一個有育仁味道的樣子,校舍的牆壁不要有角,所以我們的校舍牆壁是圓的,因為小朋友很活潑不希望一天到晚要粉刷,接下來我又說要有一個世界地圖,上面可以結合英文字,下面最好有一個羅盤,因為世界那麼大,小朋友也要學會看羅盤針。再來就是我們這裡陽光普照,所以要有一個日晷,而以上這些都是那時想到的,還有很多我沒有想到的,那位建築師都幫我想好了。至於我們育仁的景點不只十二個,只是剛好跟中國的十二生肖一樣比較好記,所以就選了其中最精典的十二個,很多沒有選上的就要你們幫忙發現囉!
|
王嘉語問:
|
校長聽說新建校舍時有一個「小小發票變瓦片」的活動?您可以跟我們說明一下嗎?
|
答:
|
當時建新校舍時,小朋友每天都在看建築的情形。有一天小朋友很興奮的跟我報告:「校長,地下室開始了耶!有沒有什麼地方我們可以幫忙的呢!」,當時這個問題點醒了我:「對喔!這不能只是大人的事情,小朋友要怎麼參與呢?因為這也是他們的校舍啊。」於是我和幾位老師便開始想小朋友可以做什麼,後來就想到了捐發票的活動。我們還設計了一套口訣:「變!變!變!小小發票變瓦片,你一片,我一片,同心協力把校建。」,也因為這個活動,小朋友們都很認真的捐發票,看到建築進度越快,發票就捐越多,所以這個新校舍到處都充滿著老師、修女、樂捐者及小朋友們的用心。
|

|

|
大家追著校長問問題
|
李舒媺提出了一些疑問
|

|

|
校長很有耐心的回答我們的疑惑
|
大家很開心的跟校長聊著
|
|
陳羽柔問:
|
請問校長我們跟以前的學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有什麼改變?
|
答:
|
1998之前的小朋友,電腦還沒有這麼普遍,到了1998之後電腦普及,小朋友的知識程度不只有靠老師的傳授,自己就可以讀了,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小朋友就會自己製作畢業光碟。除了這點之外,我也發現現在的小朋友比較大方,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只要是小朋友能做的,我就會讓小朋友做,就像以前的中心德目都是老師在那邊講故事,現在就由小朋友用話劇的方式去表演,讓小朋友能夠勇於表現,而老師則是在旁協助。所以現在你們有機會可以參與這麼多活動,就要好好把握機會去學習。
|
林毅芸問:
|
請問校長你從事教育工作這麼久?你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嗎?
|
答:
|
快40年了,我好像沒有教過不能教的學生,無論別人說那個小孩有多壞或是無可救藥,只要到我面前來都可以變成好學生,所以到現在我都沒有看過一個不能改過的學生,這就是教育的力量。但是有時候我用盡所有的方法,孩子的進步還是那麼慢時,我就會到教堂去告訴天主:「天主,這個孩子你很愛他,你比我更愛他,可是他現在有困難,老師們在教他,爸爸媽媽在教他,修女在教他,可是他目前還是沒有辦法進步,你要給他力量,給他內在的力量及願意學習的力量。」祈禱以後,我發現孩子們也慢慢的進步了,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小朋友你們也一樣,不要放棄任何一位同學,每個人都是可以教的,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
林宣竹問:
|
請問校長您對於育仁未來的發展有什麼計畫?
|
答:
|
在將來,你們都會跟其他人生活在一起,對於人格的成長和生命的喜好,我都要你們在小學時就紮好根。將來不管碰到什麼挫折,你們一定要記得修女的話:『生命一定會變得更美好。』所以修女一直努力就是為了要讓小朋友的生命一直擁有目標,且有解決問題和忍受挫折的能力。如果有小朋友遇到困難時,大家要彼此扶持和鼓勵,才可以一起走出陰影,這就是我對育仁的一個願景。
|
黃以傑問:
|
最後請校長給我們鼓勵的話?可以和我們一起合照嗎?
|
答:
|
小朋友你們都非常的優秀,可是你們在學校還有很長的時間,將來到了國中、高中、大學,甚至出外工作,不是什麼事情都是按照你的想法去走的,所以一定要學會與別人相處,然後一定要有忍受挫折的能力,不管有多難,一定要記得修女的話:「我一定會走出來」,相信我們育仁小朋友就是有這種堅忍的力量。所以生命真的很寶貴,我們一定要把生命的光輝給展現出來。 |

|
邀請校長與我們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