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學習紀實

活動主題:

採訪蕭長金老師、廖志清老師師生二人組

採訪地點:

育仁校史室

日期時間:

96年11月28日(星期三)9:25~10:10

參加的隊員:

林宣竹、王嘉語、林毅芸、詹雅婷、張凱翔、
趙以清、陳羽柔、陳筑恩、黃以傑、李舒媺、
黃聿瑄、王子維、蔡慧珍、楊斐婷、李碧珠

採訪內容:

 

 

蕭老師、廖老師您們好,我們是本屆網界博覽會的隊員。蕭老師您是育仁的元老教師,廖老師您當時在育仁是蕭老師的學生,我們想跟您們請教一些問題,藉由二位不同時期的老師讓我們更了解育仁。


精采的師生二人組採訪就要開始了

林宣竹問:

請問蕭老師您是民國幾年到育仁教書的?

蕭老師答:

民國六十年,那時候學校兩邊沒有現在的綠園道,幾乎都是稻田,常常小朋友走路不小心就掉到田裡去。那時候學校也已經有校車了。

林宣竹問:

請問蕭老師當時是在什麼因緣下來到育仁的?

蕭老師答:

這個工作是我畢業時,一個教授推薦的,他說育仁小學是個很好的學校,所以他要我到育仁來服務,而那時的校長就是現在的施麗蘭校長。

張凱翔問:

可不可請問一下蕭老師那時候您幾歲?這是您的第一份工作嗎?

蕭老師答:

我來的時候很年輕,也很帥哦!帥是我自己說的啦,當時是23歲。
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從台中師範專科學校(現在的台中教育大學)一畢業就來育仁教書了。

王嘉語問:

請問您當初來育仁是教幾年級?那時候育仁大概有多少學生?可以請蕭老師稍微說明一下當時育仁的教學情形嗎?

蕭老師答:

我一來的時候是教中年級。那時候的學生跟現在差不多,包含幼稚園大概有1000多人。
那時候的教學環境和現在差距太大了。現在的資訊很發達,常常可以用PowerPoint、光碟快速的做出教案給小朋友看,但是以前沒有那種資訊,補充教材都要自己慢慢去查資料,不像現在用網路一下就可以找到。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出一張考卷大概要一個禮拜,因為要一筆一畫工工整整的刻鋼板,用的蠟紙很薄,力道要斟酌,破了又要重來,而且不能有錯字,所以老師的字很漂亮,就是刻鋼板練出來的。

黃聿瑄問:

請問您覺得當初這份工作很辛苦嗎?為什麼?

蕭老師答:

當初來的時候,是慕名而來,所以我不覺得它是辛苦的,我是抱著很樂業、很敬業的精神來的。當然是有辛苦,但是我不覺得它是一個辛苦的工作。白天的時候在育仁上課教書,下班的時候大概是五點左右,因為覺得所學不足,就到逢甲大學上夜間部,那時候逢甲大學很遠,我都騎摩托車去,然後第二天還是一樣正常的時間到學校來。

樂業、敬業的蕭長金老師

蕭老師字很漂亮是刻鋼板練出來的

蕭老師23歲就來育仁服務了

以前學長給蕭老師的綽號:蕭蓋先

黃聿瑄問:

請問老師您在教書的過程中,有遇到什麼挫折和困難嗎?

蕭老師答:

挫折和困難是一定有的,這在任何一個工作都會遇到。我舉個例子:那個時候育仁是台中市很有名的學校,我們都把每一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而且每一個學生都很優秀,有時候我覺得這個明明老師已經教了,但是學生又不會,那我就會反省一下,這是我的挫折。那困難,當然就是剛剛我所說的因為資訊不足,所以都要自己去找一些資料。

王子維問:

請問您覺得以前的學生和現在的學生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麼?

蕭老師答:

我的學生現在最大的可能有45歲了,比廖老師還大。以前的學生因為他們的資訊不足,所以都要去查字典,查一次就打一個勾,一本字典幾乎都用到快爛掉,數學演算時列式都很整齊,整個式子列完好像一個漂亮的倒三角形,答案清楚的就在最後一行。現在學生不用字典,都改用電腦了,但是寫出來的錯別字卻特別多,我覺得做事情變得很馬虎,有時改簿子時都看不出來答案在哪裡,因為沒有按著步驟一步一步來。現在學生頭腦很聰明,吸收的很多,照道理說應該成績會更好,但是成績卻更不好。

王子維問:

那現在的教學方式和以前有什麼不一樣嗎?

蕭老師答:

現在教學跟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資訊非常的發達,學生學習資料的取得都是即時的,那以前都是得靠老師的一張嘴,可見現在的小朋友是多麼的有福氣。以前的輔助教具很少,但是現在很多,所以小朋友能啟發的就的更多,不過不要把教具當玩具來玩,而是要用它來啟發。還有比如說分數列式時,我以前都跟小朋友說二分之一除以三分之二為什麼會等於四分之三,現在的小朋友都會說:「除號改乘號,互為倒數」,只是背公式而不問原由,以前的學生都會原原本本的把原因寫出來。

陳筑恩問:

蕭老師您在育仁教書這麼多年,您可以幫我們敘述一下育仁從以前到現在的發展?

蕭老師答:

以前的育仁是響叮噹有名的,三、四十年前創校後就非常有名。當我們把育仁的學生帶出去就會有很多人說:「育仁的育仁的」,這三個字就像一個標幟,還有我們的國樂、合唱團、節奏樂只要每到比賽的日子,大家都非常害怕,因為他們都說:「是育仁的育仁的」,所以以前育仁的好風氣好名聲就是這樣形成的,至於現在私立學校變多了,競爭當然也很多,但我們育仁也是不斷的在進步,像是我們的校舍全面更新,就是一大進步,在施校長的企劃之下一一的改進。現在育仁還是一個標竿,和以前的名聲一樣好,學校軟硬體設備發展迎合資訊科技時代的來臨,就是育仁最大的進步。

張凱翔在訪問廖老師

王子維認真的唸題目

張凱翔仔細的唸著題目

陳筑恩以驚訝的表情看著老師

李舒媺問:

請問您教過的學生當中,哪一位讓您印象最深刻?您以前教過的學生當中,有沒有什麼名人?

蕭老師答:

其實每個我教過的學生印象都很深刻,其中有一個學生現在已經四十幾歲了,每年聖誕節都會寄卡片給我,告訴我一年來他在美國的發展情形,讓我不時回憶起他以前的樣子。育仁畢業的學生都很有成就,我的學生個個都是我心目中的名人,人人都很優秀。

黃以傑問:

請問老師您有教到您學生的孩子也是您的學生的嗎?

蕭老師答:

有,黃聿瑄就是其中之一,黃聿瑄的爸爸現在還是跟以前一樣的努力,他去美國讀完書後,回到台灣工作,目前暫時放下公司的業務,攻讀台灣大學研究所博士,他念了一個很特殊且難度很高的科系,叫高分子。

林毅芸問:

我們從楊老師口中得知您是廖老師的老師,請問您對您曾經教過的學生能夠來育仁教書有什麼感想?

蕭老師答:

我非常高興,因為我的學生,來育仁教書的有兩個,一個是廖老師,還有一個是林清龍老師,後來因為他到美國去進修,就離開了育仁,所以對廖老師能夠來到育仁教書,我非常的高興,這代表著薪火相傳,而且我從廖老師的身上看到一句話,叫「青出於藍,勝於藍」,廖老師是一個很厲害的老師,雖然以前我教他,但現在我從他身上也學到很多。

趙以清問:

那廖老師在當時是個怎樣的學生?他調皮嗎?廖老師當學生時有發生過什麼特別的事嗎?

蕭老師答:

我印象很深刻,廖老師那時長得不高、圓圓胖胖的,很可愛。他上數學課時常常舉手發表,每天上學都笑容滿面。他很活潑、不調皮。他跟大家處得很好,上課中規中矩,不需要去訓導處報到,所以除了上課表現一直都很好外沒有什麼特別的事。

陳羽柔問:

您覺得目前的教育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嗎?

蕭老師答:

現在因為資訊發達,小朋友有時候會太依賴資訊,結果反而很多參考書都沒去查,也由於使用資訊太便利,有些小朋友會因此走錯路、走錯方向,譬如說:「手機亂打,都不知一分一秒的過去要花很多錢,都不曉得要節約。」現在的小朋友的做事能力也不夠,早上起來要自理,上課時也要懂得自律,這樣才算是個好孩子。

詹雅婷問:

最後可以請蕭老師給我們一些鼓勵的話嗎?

蕭老師答:

我有一個小故事想要分享給你們大家聽,給各位做一個啟發,我在十月份時,參加一位學生的婚禮,她的父親第一句話就是說:「我要感謝育仁的老師及這麼好的教導,所以我的女兒才有這樣的成就,可以在這邊辦著風風光光的婚禮。」我想要給你們鼓勵的話,我希望十幾年後,老師參加你的婚禮時,你爸爸也說同樣的話,但是過程你就是要自己努力,有成就你就能夠有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成就代表了自己將來成功的一切。

詹雅婷請蕭老師給我們鼓勵的話

蕭老師說學生只要努力就會有好成就

趙以清問蕭老師關於廖老師的個性

林毅芸問蕭老師自己學生變同事的感想

 

王嘉語問:

請問廖老師您以前有想過要當老師嗎?這是您的第一份工作嗎?您當初為什麼會想來育仁教書?是人家推薦您來的,還是自己選擇來育仁的?您在育仁一共教了幾年書?

廖老師答:

在求學階段並沒有想過,因為我的家庭裡沒有人是當老師的,直到讀大學,因為參加社團和小朋友接觸,才立定要當老師的志向。因為以前沒有立定當老師的志願,所以我讀普通大學、當完兵,才想去考師資班,而我剛好錯過時間,停了兩年,在機械工廠上了一年半的班,所以這是我的第二份工作。我是自己選擇來育仁的,注定跟育仁有緣,當實習老師快要結束時,明知母校老師的流動率很低,我還是選擇了一個星期三下午,特別回母校與蕭長金及洪淑姬老師見面,心想無論沒有機會回學校任教,討教於兩位老師是必要的,在那次的拜訪中,很幸運的在洪老師的帶領下,和施校長見面,因而得知育仁剛好缺老師,校長問廖老師有沒有興趣回來當老師,就這樣回到育仁教書,今年剛好第十年。

陳羽柔問:

請問當您以老師的身份再次回到育仁時,您當時的心情是如何?

廖老師答:

嗯!再次回到育仁時,當然身分不一樣,不過其實育仁給我種很親切的感覺,也有點像回到家一樣,所以比較不會說那麼害怕,那時候回到育仁有七成以上的老師我都還認識,包括蕭老師,因為七成以上的老師都是我畢業那時候的老師,感覺上就是回到育仁這個大家庭,我也會覺得比較安定。當以一個新老師來任教的時候,由於是回自己母校,覺得心情比較穩定,而且有老師可以請教並給予協助。那時候我家裡有五個兄弟姐妹都是讀育仁,前前後後兄弟姐妹總共在育仁讀了35年,我剛好30歲來育仁教書,當時我就想說:「如果我從30歲開始教到65歲退休這樣也等於教了35年,這也是我當時立下的志向,只是說能不能達成還是要努力才行。」

風趣幽默的廖志清老師

廖老師希望作育天下英才

廖老師的數學最厲害

廖老師身上看到青出於藍,勝於藍

趙以清問:

請問老師您覺得以前的學生和你現在教的學生有什麼最大的不同?

廖老師答:

那時候是舊校舍,教室差不多大小,但是人比較多,比較擁擠。而上課狀況最大的不同,則是因為那時還可以有一點點處罰,所以學生都還滿乖的,老師說的話學生都不敢有太大的異議;至於現在是講求民主的時代,學生也比較活潑、比較有主見,對於老師的話如有疑問,也都會馬上提出,我們那時都不敢這樣,這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林毅芸問:

老師您一定很喜歡您的教學工作,可不可以告訴我們您的教學理念是什麼?

廖老師答:

沒錯,因為我是繞了一圈又回來,不是說一開始就走教育路線,所以是喜歡才會來教書。我的教學理念就是,古時候有一句話「則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那時候來到育仁,希望能夠作育英才,當然英才是因為你們,不是因為老師很厲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貴人,就像蕭老師就是我的貴人,我也希望說當孩子的貴人,但不一定我都是每一個孩子的貴人,但是能夠在一個班裡面,當幾個孩子的貴人,做一個足以影響他一輩子轉捩點的人,就蠻值得的了。

黃以傑問:

請問老師您在教書的過程中,有遇到什麼挫折和困難嗎?

廖老師答:

當然有,因為現在的學生比較活潑,所以有時候秩序會比較亂一點,我就需要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帶班,或是有沒有更好的處罰方式。當然如果有困難時還是會問看看蕭老師或楊老師。

林宣竹問:

我們知道您是蕭老師的學生,那請問在當時蕭老師是個怎樣的老師?他嚴肅嗎?

廖老師答:

蕭老師在教我時,大概30歲左右,是個很年輕、英俊的老師,號稱「育仁最帥的帥哥」。我們其實都很尊敬蕭老師,但不害怕,有時候上課還蠻幽默、風趣的。蕭老師也不會很兇,基本上只要乖一點,就不會被罵了。

陳筑恩問:

請問您覺得蕭老師對您的影響有多大?您遇到問題時會去請教蕭老師嗎?

廖老師答:

由於第一次教書,對許多事情都不是很了解,遇到蕭老師就像是看到一座寶山,可以去挖寶、學習很多東西,那時只要我一有問題時,我就會去請教蕭老師的意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把班級的問題處理的更好。在在育仁那麼多老師裡,我一直都把蕭老師當作是我的貴人。蕭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常跟學生說我對數學特別別有興趣的這個故事。故事就是在我四年級的時候,蕭老師要我們在數學簿做一些練習,計算完之後要前後交換批改,可是蕭老師有一個規則,就是如果只有答案對計算式是錯的就一定要改錯,可是我覺得我的算式雖然簡略但是沒有錯誤,想要跟蕭老師要分數,可是我的同學卻說待會你就要出洋相了。我鼓起勇氣,到蕭老師的面前要分數,然後我就跟他說明我的計算式。蕭老師看完我的計算式之後,要我講解給大家聽,蕭老師跟大家講說我的算式雖然簡短,可是這個計算式方便又快速,被老師這麼的一誇獎,我對數學的信心又增加了許多,這就是蕭老師給我很重要的影響。

李舒媺請廖老師給我們一些鼓勵的話

陳羽柔問廖老師回育仁當老師的感想

林宣竹問廖老師說蕭老師嚴肅嗎

廖老師正在思考我們問的問題

張凱翔問:

您覺得您現在教的學生以後有可能會回來育仁教書嗎?

廖老師答:

當然有可能,就像蕭老師說的「代代相傳」,如果你們對教書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回到育仁來教書。我也期待有我的學生在學校裡教書,一起當同事,這種感覺也是滿特別的。

李舒媺問:

最後可不可以請廖老師給我們一些鼓勵的話?

廖老師答:

「凡事盡力,就是第一。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這是我的座右銘,希望對你們也有用。


 老師與我們合照

資料整理:王子維

回學習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