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_pieces.gif

[來去火車站][看照片說故事][宣導兒童劇]


『看照片說故事』,帶大家進入台中火車站的時光隧道,一起體會火車站的演進、了解火車站的歷史故事!在這裡能了解火車站的一切,但是為了讓大家不只是看過而已,更要了解其時代背景故事使印象更為深刻,所以我們請了照片的原始創作者余如季老師,為我們解說這些這些照片的來龍去脈,並將其本身見證火車站的發展史告知我們這些後生晚輩!

台中車站─時光隧道


穿越火車站百年歷史的時光隧道

「大家快過來,余老師要開始說故事囉!不聽可是你的損失喔!快來啊!」老師叫著。從以前到現在,通往後站的地下道,不單單只是地下道而已,後來有人認為這個地下道空空的太可惜了‧由於余老師在民國五十四年的時候就曾經在車站走廊展覽過作品,於是車站便有再一次將余老師作品展出的計畫,經過與余老師商討過後,余老師將其拍過的火車站老相片加以整理,並加上說明文字後,展示在火車站的地下道,這樣民眾等火車的時候,就可以來這裡邊走走,邊看看故事。相信每個人看了這些老照片,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就像帶著人們穿越火車站百年歷史的時光隧道回到過去!


a22-02.jpg 
第一代台中火車站(台中停車場)

台中火車站的前身--台中停車場

這張照片是從一本日據時代的書裡所翻照出來的,是台中火車站的前身--台中停車場,在那個時代車站前有許多的人力車,余老師說人力車在大陸的名字可不是人力車喔!而是叫做黃包車,以前的人們下了火車,沒有自家車,也沒有計程車,所以大家都坐人力車呢!還有人力車和我們現在的計程車不一樣,人力車的車上有個特別的踏板喔!那個踏板是專門讓乘客跟車夫通話的,因為乘客總不能大聲的叫喊吧?所以車夫只要聽到踏板鈴鈴的聲音,就會停下車來,轉過頭看看乘客有什麼需要!很有趣吧?


這個天橋好像沒看過耶?


木造天橋從前站通到後站

以前建造地下道似乎很貴,所以用木造天橋從前站通到後站,許多學生上下學都會走那個天橋,連老師自己也走過呢!那個天橋在日據時代一開始是用檜木做的,後來大部分都是使用普通木頭,因為檜木是很珍貴的木材!你知道嗎?以前要是有大人物要來拜訪火車站,都會使用雙頭的火車喔!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那時候到台北,火車一路要上山,會爬不動,就需要用後面的火車頭來推啦!



原來是縣市旗啊!

怎麼這麼多旗子啊?

大概在70年代以前每年的台灣區省運都在台中舉行,因為當時的省議會在台中中興新村,各縣市的選手會提前一天到達台中,當時的選手們都會撘著火車前來,所以在火車站前的水池附近有很多的旗子,在10月24日下午,他們會在這裡舉行一個升旗典禮,將那些旗子一一升上,別誤會,那可不是國旗喔!仔細看看上面寫著「花蓮縣」、「台南市」、「苗栗縣」......,原來那是代表各縣市的縣市旗啊!


用人力移動的貨物車廂


好辛苦喔!

火車在從前是載貨的重要運輸工具,所以在火車站裡會有一節一節的貨物車廂,當然那些運糖、鹽等貨物的火車到火車站後,就會將一節一節的貨物車廂送到倉庫去卸貨啊!當時並不是利用機器,而是利用人力喔!這些推貨物的人們,我們稱為--搬運工,在日本統治時期,他們稱為--苦力,可見是很辛苦的喔!另外你知道為什麼那些人的背上都掛著像毛巾的東西呢?那可不是用來擦汗的喔!那是為了要讓推的人能靠在貨物車箱上推,這樣力道才使的出來!



這是很久以前車站從高處往下看的景象

這是從哪裡拍的啊?

看的出來這是從哪裡拍出來的嗎?余如季老師告訴我們說:這張照片是從復興飯店的最頂端拍出來的喲!那個時候的廣場剛蓋,還沒有完成,對我們來講真的好遙遠喔!年代不同、物換星移只能憑空想像了。


什麼是假日影廊?


 
人來人往的假日影廊

所謂的假日影廊就是利用假日的時間,展出一些攝影作品來讓大家欣賞,余如季先生覺得假日的人潮較多,所以他就利用車站走廊來展示他的作品,當時他們用的很簡單,只用了幾塊木板支撐作品而已,然後釘在牆上供人欣賞,且是24小時開放的喔!那老師你不怕作品被人拿走嗎?不會啦看得人那麼多,少一張很快就會被發現,所以應該不會有人拿走的‧



 
 昔日的站前廣場

舊時的站前廣場全景

剛才上面有介紹整修中的車站前廣場,這是整修好的樣子,前面有蜂巢式的水池造景及總公銅像,這是余老師用廣角的相機拍攝出來的站前全景,相片中的廣場本來空空的,後來余老師有建議車站再多種一些花花草草,於是站場廣場經過多次的修改後,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那個燈怎麼長得那麼奇怪啊?


 
看到蘭鈴燈了嗎?

你知道什麼是蘭鈴燈嗎?就是長得像蘭花的燈啦!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現在的台中火車站還是蘭鈴燈,其實那是現代人崇尚『復古』,所以將站前及中正路兩旁的燈都改成原來最古典的蘭鈴燈樣式。



 
公車的樣子跟現在不一樣喔!

那時進步到有車子的時代?

以前那個時代很少有車子,但是在這張照片卻停了這麼多的車子,因為那時火車是大眾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站前停的車子都是公車不然就是軍方所用的車子。于晴問:余老師為什麼那時候的車子前面都是突出來的跟現在的公車樣子不一樣,余老師回答說:那個年代的公車都是長那個樣子!後來人多車廂變大了,才演變成現在車頭都是平的,而且那時候的人們買不起車子,所以在路上的車子大部分都是軍用車較多。


車站前的路燈及放送塔

 
以前火車站前的小公園

前面余老師有介紹過車站前很有特色的蘭鈴燈,但由於燈泡很耗電,所以後來改成一根一根日光燈組成的路燈,造型跟現在的很不一樣,但主要是比較省電,且公園裡有一個叫放送塔的東西,余老師說:「以前的人沒電視,只能利用廣播聽一些新聞及廣播劇,而公園裡的放送塔裡有播音塔接喇叭和音箱等儀器,是中廣電台的播音設備,每天定時的對公園的民眾及車站進進出出的旅客播放節目,真是很特殊的裝備啊!」而到了光復以後,公園經過改建前面的木棉樹、放送塔及路燈都不見了,放送塔的位置改放蔣公銅像。


 
現在和以前的火車站

現在的火車站和以前的有什麼不同?

這兩張照片分別是現在的火車站以及以前的火車站,其實從照片就能很清楚明白的看出除了車站本身沒有太大差異外,站前的景觀明顯不同,但是有些細部的位置還是很重要的!你有沒有發現以前的火車站沒有電子鐘呀?因為以前的火車站是利用普通的時鐘來表示時間,我覺得黑白相片裡的火車站和現在的火車站看起來感覺就是不同,真是有趣啊!


咦?火車站改名囉?


 
正在『拍戲』的台中火車站!

咦?「下關車站」,千萬別誤會,火車站可不是改名了!而是因為要拍戲,把台中火車站假裝成日本的車站,嘿~很有創意吧?!余老師說其實他改名改的不夠完全,因為日本的火車站是叫做『驛』,但是他卻沒改,仍然用「車站」一詞,真是一大敗筆啊! 

 

 



火車站的興建,見證都市的成長繁榮

南北繁榮的區隔?

火車站的鐵路把台中分成南跟北,鐵路阻隔了兩個區域的平衡發展,南區和東區因比較多的區域屬於工業區,所以商業比較沒有那麼發達,因為鐵路的阻礙,所以曾經考慮要地下化,但是地下化是很大的工程,而且現在已經有高速鐵路了,要建地下化有點划不來!目前鐵路已經發展成為城鄉間很重要的交通工具,無論多麼的艱難台鐵還是有其實存在的價值,只是在不同時代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這是什麼樹啊?


 
整型過的榕樹..

我們問余老師,一般看到的榕樹,都是又高又大的,但是在台中火車站月台上種的榕樹為什麼是這種形狀的呢?原來車站月台上種的榕樹是做為景觀用的,所剪成很多不規則的形狀,而且要不斷的修剪這樣它就不會長得很高,也很耐看且耐旱!這種「整形過的榕樹」用來美化月台是再好不過了!



余如季老師自己留影喔!

這張照片有什麼意義嗎?

一般人說:「我的攝影技術很棒喔!」其實這都說錯了!拍攝照片應該稱為「寫真」,但是現代人都把寫真和攝影的意義給搞混了,現在的人認為寫真就是要拍個人的生活照或特別的事物,攝影就是拍照片的意思,余如季先生告訴我們真正的寫真才是拍照片的意思,至於攝影,就是像左邊這張圖一樣,「拍攝影子」,余如季先生說:這張在月台邊照片中的二個影子其中一個是他本人喔!大家一起睜大眼睛找找看,哪一個是余老師呢?真是好長的身影啊


如何拍出這麼紅的夕陽啊?


 
美麗的夕陽

從台中後火車站進入,朝太陽西下的方向拍出火車站美麗的夕陽正慢慢的落下,當我們在讚嘆只有余老師用他那專業的相機才能將夕陽拍的如此美麗時,余老師說:「其實你們手上的數位相機也可以拍出這麼美的相片,只要你將相機的設定在陽光的攝溫或陰天,這樣拍出太陽來會比設在自動白天的還要紅。」相信經過專家的指導我們大家也可拍出美麗的夕陽。  



木頭及水泥的枕木

都已經變成水泥的枕木

以前火車鐵軌下的枕木都是木頭做的,而現在大部分都已經換成水泥做的了,現在你仔細觀察,鐵軌的枕木好長一段距離才有一個是木頭枕木了。雖然水泥做的比不上木頭枕木有伸縮性及彈性,但是由於木頭愈來愈少,所以慢慢的不再砍伐樹木來製作枕木了。而以前換下來的木頭枕木變得很貴很搶手,因木頭枕木有經過防腐處理不會腐爛,所以大家都把它拿去當景觀造景使用。


剛天亮的火車站最漂亮?


 
日出的光芒

余老師說:「天還沒有亮的火車站就很漂亮,而天剛剛亮的火車站更漂亮。」台中火車站的日出方向會因為你觀賞位置不同而改變喲!所以要看日出不一定要到阿里山去看,在台中火車站也看得到,同一天的日出只相差六分鐘喔!而要拍到這種相片不是來一天就可以拍到,也許要來十次八次也說不定,所以余老師總是不厭其煩的拍,直到他覺得拍到最美的時候,且要持續不斷的拍下去,因為他說:「人走了!什麼都沒有留下,只有攝影作品可以真實記錄且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照片來源:

台中火車站時光隧道--返老還童隊組員翻拍

資料整理:

劉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