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結構與植物分布圖

繪圖:胡哲榕


浮游植物

青萍  Lemna perpusilla Torrey
我們經常說不要像無根的浮萍,漂泊不定隨波逐流,但是浮萍真的是無根嗎?其實,在台灣浮萍大部分品種是有根的〈卵萍除外〉。如果你惡作劇,把浮萍到翻過來,他可要利用自己的根及根冠平衡翻轉過來。浮萍雖小,但已名列高等植物之林,因其具維管束又會開花,是世界上最小的開花植物。

 


挺水植物

水丁香  Ludwigia octovalvis〈Jacg〉Raven
成群或散生在溪流、溝渠旁,是一種嗜水性植物。花瓣共4片為黃色,果實像香蕉圓筒狀,故又名水香蕉,根、莖、嫩葉芽可食。

 

水龍  Ludwigia peploides〈HBK〉Ravensubsp seipulacia〈ohwi〉Raven
挺水性植物,莖、節有明顯發根性,巨匐匍性及浮生性。開黃色花、花瓣五片,葉互生、長橢形。浮生水邊,常見魚類悠游其間,提供了水生生物最佳天然棲所。種子包埋於合生的木質果皮中。

 

香蒲〈水蠟燭〉Typha orientals
在河畔或野生濕地,遠遠望去怎麼會有棕色的蠟燭插在水面上呢?走近一瞧,原來水中長著一片香蒲,觀察頂端雄花,當雄花成熟先凋落,變像燭蕊,而下端蠟燭主體便是雌花。靠風力或水力傳粉,受粉後成熟為棉毛狀,是插花的好材料。

 


河堤植物

鴨拓草〈竹葉菜〉Commelina communis
一年生草本,在河濱、田埂常見。其莖基部匐匍橫臥,狹葉披針型。花瓣深藍色3片,仔細觀察花構造;雄蕊和雌蕊在風吹動時會碰在一起,進行授粉,是屬於自花授粉的植物。當水邊一片翠綠色狹葉擁簇眾花齊放時,路過時請放慢腳步,靜心欣賞,它當回饋人們一種美不勝收的愉悅。

 

苦蘵〈燈籠草〉Phsalis angulata
原產於熱帶美洲,現今田野道路旁常見,見其亭亭玉立又被燈籠狀果實掛滿,故又名燈籠草。燈籠內果實為球狀漿果,呈綠黃色,可生吃,酸酸甜甜的味道不錯喔!葉卵型,互生,花是黃白色的。如今竟能在河床石堆夾縫中生存,足見植物的生命力。

 

甜根子草  Saccharum spontaneur L.
它與甘蔗是同屬的親兄弟,河床常見,本性耐旱、耐濕又耐風。若生長於河川下游之河道中,有阻水性易使水位高漲。花序類似白色羽毛,在光下呈現銀白色,是攝影的好素材。與五節芒很像,但如何分辨呢?甜根子葉片寬度較窄約1公分,在夏季開花;五節芒葉片寬約1.5公分,在秋季開花,很容易辨識。

 

象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從非洲引進,當家畜之草料來源,現已到處繁衍。象草與狼尾草很像,但是象草的花序較長,約15公分,比狼尾草長一些,小孩們常拿來當毛毛蟲嚇人,是很多人童年的共同回憶。

 

菟絲子  Cuscuta australis R. Brown
在綠色植物上看似黃色漁網到底是什麼?原來它是一種名為「菟絲子」的寄生植物,所謂寄生植物是吸取它種植物養分,不需自行製造。雖然歸於植物,但經長時間的演化,本身已不靠光合作用的日子。細胞中葉綠體含量很少,所以整片看去都是黃色。

 

五節芒〈菅芒、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 var.formosanus
是台灣河畔、山坡地常見的草本植物,地下莖發達。圓錐形花序,在秋天開花,葉緣帶有矽質容易割傷皮膚,接近它時要格外小心。

 

節節花〈狹葉滿天呈、節節菜〉Alternanthera noditlora R.Br.
在800公尺以下山野、路旁或庭院內都有其族群分佈,在莖上環狀突起之處稱為「節」,節是植物長根或長葉子的地方,在每節上長花所以稱為節節花。當要用時可治胃臟疾病、痢疾。

 

山地豆〈山土豆〉Alysicarpis vaginalis
台灣原生的野生植物,一年生草生。花為紫紅色,因葉子外形像土豆,又叫山土豆。在草叢路旁,西邊堤岸之向陽地可見。主根深又有向四周蔓延生長,可當水土保持的植物,根部有根瘤菌共生,可藉此固氮改良土壤,又可當作飼料,優點真多。在外來種環伺的情境下希望它不要被埋沒了。

 

磨盤草〈帽子盾、金花草〉Abutilon indicum〈L.〉Sweet
有時要依特徵道出一種植物名,實在很不容易。在台灣,你見過了向磨盤狀重裂的蒴果加上金黃色的花後當畢生難忘-----它就是「磨盤草」。磨盤草如此得天獨厚,同為錦葵科中難找到與其相爭者。

 

菜欒藤〈金黃牽牛〉Merremia gemella
由熱帶引進,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型,花是漏斗狀。生長在河堤向陽處,常纏繞在其他植物身上,遠看如地氈般,平鋪一片,尤其在陽光下像是亮麗的金黃色花海,閃閃動人。

 

野苦瓜〈短果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Var.abbreviata ser.
一年生草本,有捲鬚可以攀附圍籬或其植物,全株具有特殊氣味,葉片卵圓形5-7裂,花瓣五片,果實成熟時為橙黃色,是西邊的密源植物。民間常將其果實切片、曬乾、製成苦瓜茶,夏日沖泡飲用可當清涼飲料。

 

馬纓丹〈五色花〉Lantana camara Var.aculeata
原產於南美洲,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現今從低地到高山及河畔都有它的蹤影。全年常綠,葉為廣卵型、對生、葉緣鋸齒狀,花色多變,故有五色花之稱,是重要的蜜源植物。花色與糖蜜含量有相關性,昆蟲常依顏色去採蜜,匆忙採蜜工作省因此去些選擇時間。

 

黃野百合〈野黃豆〉Crotalaria pallida
一年生草本,葉子三出複業,小葉例卵型,高度可達1公尺。花由30朵左右的組成的總狀花序,花期長,有時花序上部花朵仍在開花中而下部已結成豆莢,豆莢內打開來看,豆子細小。觀賞時,可別被它的名字騙了,它不是百合花科而是豆科植物。

 

銀河歡〈白相思子〉Leucaena glauca 〈L.〉Benth
落葉小喬木,長在河堤或坡地。葉為二回羽狀複葉,花序白色頭狀夾果長、扁平、綠色,成熟時為黑褐色。將豆莢中種子炒熟,便可代替咖啡沖泡。生長容易,可充作綠肥或當造紙之紙漿材料,木材亦當做雕刻用。

 

菎麻〈紅菎麻〉Ricinus communis L.
多年生草植物,葉具長柄、長狀5-9、面積大,常有鳥類棲息之間。結的果實全身長滿了刺,成熟後可以採下來榨油,是良好的潤滑劑。

 

資料來源:河川之美---台中市河川資源解說摺頁 

圖片來源:河川之美---台中市河川資源解說摺頁

資料整理:黃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