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溪源於豐原市內,流經過潭子鄉,進入台中市,在軍功寮間匯納大坑區小支流,並多處與太平市交界,全長33.5公里,流經台中市約7公里。在乾隆年間,已有個旱溪村,當時已經形成一個聚落。莊內有一座奉祀媽祖的旱溪媽祖廟,也就是現在的樂成宮。

  旱溪河床寬、流量少,主水源受降雨影響,豐水期為5至9月,流量佔全年70%,以6月份最多,1、2月則為枯水期,乾季常呈現細流現象,所以名字叫『旱溪』。在旱溪尚未開發時,在泉源里這個地方水源豐沛,時常湧出泉水,水質清澈甘甜,所以它又叫泉水空仔,是泉源里名稱的由來,而且臺灣糖廠也有在這個地方建廠。

 

  民國82年6月遇上賀伯颱風,滂沱大雨曾使旱溪河水漫堤。六年國建已計劃整治,在東門堤附近增加開了一條0.9公里新河道,引導它在六順橋附近導入大里溪。分流後使舊河道水量較少,但仍維持柳川、綠川匯入,最後在烏日鄉均納入烏溪逕流入台灣海峽。

 

  旱溪河上共有十四座橋,更有人叫它「橋之鄉」東區區公所在旱溪河上所有橋樑之努力,使旱溪兩岸之居民,具有地標之認同感及鄉土情懷,日間與夜間對旱溪存在著不同之想像,使居民更喜歡淌洋在旱溪的浪漫氣氛之中。

 

  由於旱溪靠近人口密集區,因此在溶入許多家庭污水下,水色大致上呈現淺灰色略帶透明。沿線至六順橋一帶,由於台中市與太平市往來密切,因此整個河道上橋樑數目相當多,橋下經常可見遭人任意傾倒的廢棄物。

 

  旱溪除了供應水源之外,還養了很多生物,生物歧異度愈高,則河川生態系愈穩定。依河川不同的結構組成,各種生物分佈其間。以流域區分,河川上游水量較少且變化大,水質清澈,而水中生物種類也較少。河川下游河寬及深度加大,水透光度降低,水中生物種類較多。河川下游藻類為初級生產者,在河畔的岩石上,常可見到一些蘚苔類植物,水邊有挺水、浮游綠色植物點綴其間,與河堤植被相互輝映,豐富了河川生態系食物的來源,成為適合魚類、蝦類、昆、兩生類、鳥類棲息、攝食及繁殖場所。

 

  東門里里長莊錦聰表示,東門橋在桃芝颱風時,被暴漲溪洪沖斷,造成一對母女落水死亡,重建[人形]鋼構拱橋後,三年多來歷經多次風災考驗,位在旱溪西側低水護岸,部分溪水被溪洪掏空流失,因而危及橋樑安全。里民陳情一年多,水利署才派人施工,在掏空護岸漥地,回填河床卵石,但回填土石無法深入已被掏空的護岸底層,造成河床冒出泉水,里民希望水利單位採用混凝土填實遭掏空的低水護岸,修補破洞才安全。在2005年9月25日第三河川局也允諾會編列搶修經費,近期會派員施工改善。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20704090
http://tw.news.yahoo.com/050925/4/2c7y0.html
http://news.google.com.tw/news?q=%E6%97%B1%E6%BA%AA&hl=zh-TW
http://www.comunion.org.tw/comimfo/chaming/com_show.asp?c_id=24

資料整理:

陳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