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雙十、 風華再現

« 十二月 2010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
23

外圓內方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3 | 十一月 23, 2010,15:58

  外圓內方的什麼啊.....喔~原來是半月池啊!蔡志工伯伯說「中國自古以來是屬於家長式也可說是宗長式的,外圓內方代表對外處世要圓融,對內要管理,才不會亂。

 


  它也像一把弓,要防禦外來的侵入,這就是外圓內方的由來喔!」


by張乙嘉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十一月
23

泮池〈半月池〉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4 | 十一月 23, 2010,15:45

  泮池建於櫺星門內,成半圓形,俗稱半月池。裡面飼養著鯉魚。泮池中央有座拱型的碧水橋,橋欄為仿宋式勾欄抱鼓,曲線玲瓏。


  在古代的時候,狀元及第來祭拜孔子,經過泮池時,從池裡撈起水草,放在帽子上,稱為遊泮或入泮。

by顧品薰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十一月
23

只有台中孔廟才有的燎亭及瘞(ㄧˋ)所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1 | 十一月 23, 2010,12:41

  燎亭為長方形古鼎形,瘞所為八角型,是祭孔釋奠典禮時燎帛及祝文與瘞毛血之所。


  燎亭就好像現在燒金紙的金爐,因瘞所是專用來裝祭祀時宰殺牛羊的毛血,殺生總是不好煞氣較重,而古時候八卦可以制煞,這也是它為何要做成八角型的主要原因。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臺灣所有的孔廟只有台中孔廟有燎亭及瘞所,而且只有在9月28日祭孔大典時才用得到。


by周奕伶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十一月
23

進孔廟唯一的門---觀德門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4 | 十一月 23, 2010,12:35

  觀德門是進入孔廟必經的建築,源因於古制只有黃帝與狀元及第者才能由正門(即櫺星門或稱狀元門)進入,一般人入廟須從黌門(西邊門)或泮宮(東邊門),再過禮門或義路(即觀德門與毓粹門),係暗示為學須通五經,欲達到孔子理想並無捷徑,惟有進黌門(古時學校)或泮宮(古代學宮名),研習及修行禮義之途,因此具有鼓勵後進力圖自強之含義。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而台中孔廟則因毓粹門緊鄰忠烈詞無法開啟,觀德門與毓粹門為北方歇山式建築,上覆青色琉璃瓦,不同於一般禮門、義路的稱呼,實係參考曲阜孔廟的院門名稱而產生。

 


by顧品薰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十一月
23

宋式和閩南式的建築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4 | 十一月 23, 2010,12:32

  台中孔廟是典型的宋式建築,在臺灣宋式建築很少,跟閩南式建築有很大的不同。志工伯伯說:宋式建築所呈現的是渾厚、雍穆且壯觀,而閩南式建築則是裝飾的很漂亮,如果要形容它們的不同,閩南式建築就像是小姐一般打扮得婀娜多姿,而宋式建築則是很粗獷。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台中孔廟建築群主體採用臺灣少見的宋代宮殿式建築結構,結構複雜多變,裝飾繁疊細緻,是臺灣數一數二的代表,有些更是絕無僅有的。各殿宇彩繪亦全部採用宋式,以捲草花卉為主,用顏色的深淺來描繪造型,施工相當細膩且繁複,值得民眾研究與欣賞。

 


  孔廟整體建築平面配置係參照曲阜孔廟佈置規模縮小而成,建築復古精神與整體形象表達,堪稱是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的先驅。


by顧品薰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上一篇   1 2 3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22 23 24  下一篇»
文章分類
  • 體驗學習篇 [28]
  • 活動參訪篇 [72]
  • 搞笑出槌篇 [7]
  • 對其他隊伍的迴響 [12]
我的連結
相關學習
  • 市長公館:
  • 台中建築之美:
  • 台中公園:
  • 孔廟忠烈祠:
比賽資訊
  • 台中市政府教育處:
  • 99學年學生創意主題學習競賽:
  • 台中市育仁國民小學:
 
Copyright@2007. Reic's Plac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Lifetype.
Designed by Dieter Schneider, CssTemplateHeaven. Ported to Lifetype by Reic Wang.